“糖炒栗子”是每個人記憶深刻的美食小吃,而你吃過600年的栗樹產的板栗嗎?在燕山腳下的河北省遷西縣層層疊疊的板栗林中,一棵樹冠高大、樹干深裂,而每年依然開花結果的600歲的“板栗王”青春依舊。
時值栗花盛開的時節,燕山深處栗花飄香。由于遷西與其他純山區郁郁蔥蔥的綠色植被不同,一抹抹淡綠色的栗花掛滿漫山遍野的栗樹枝頭,與滿目深綠形成鮮明的對比,頗有大山的獨特味道。
據遷西縣興城鎮新立莊村黨支部書記贠開節介紹,這棵樹齡600的古板栗樹高達20米,樹冠直徑13米,樹干需4個成年人才能合抱。原來可以產板栗4、5百斤,經過600年現在還每年這個時節開花,而現在結果則只有100斤左右。
在中國,栗子是一種香甜可口,營養豐富的佳果,史書記載公元前栗樹在我國就已廣有栽培。由于地貌優勢燕山山脈的板栗又以唐山遷西最優,主要輸往日本、澳大利亞、菲律賓、泰國、新加坡及港澳等地。
當地傳說,抗戰期間,日本人將這顆古老的栗樹視為“神樹”參拜。目前,這棵600年古老“板栗王”已被當地政府保護起來,為樹干安裝了托舉的支架,空朽的部分用水泥等材料填充。依托栗樹優勢,當地民間每年都主辦“栗林花海·香約遷西”活動。據悉,僅遷西縣樹齡在100年以上的各類樹木共17444株,涉及板栗、核桃、安梨、桑樹等16個樹種。